巴拿馬維護運河安全之策略與影響 2008/12/14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地峽,南鄰太平洋,北倚加勒比海,西接中美國家哥斯大黎加,東與南美國家哥倫比亞為界。首府為巴拿馬市,國土總面積七萬五千多平方公里, 人口二百八十四萬人,其中印歐混血(麥斯蒂所)人占六成五七、黑人占一成三,白人占一成一、印第安人占零點五成,華人也占零點五成左右。巴拿馬原為中美洲 印第安人聚集之地,西元一五○二年哥倫布第四次航行美洲時於當地登陸。在征服當地原住民之後,西班牙王國從此在此建立殖民據點。西班牙語因而成為巴拿馬日 後的官方語言。巴拿馬在一八二一年十一月十日脫離西班牙獨立,歸併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省,稱之為地峽省。 由於巴?住商房屋陸角@直尋求脫離哥倫比亞獨立,因而屢屢發生革命。趁著哥倫比亞在十九世紀末期爆發內戰,元氣大傷之際,巴拿馬在美國的支持下於一九○三年十一月三 日宣布獨立,成為中美洲最後獨立的國家。現今的巴拿馬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,同時也是我國在中美洲的友邦之一。 貳、歷來面對之國防安全問題 一、政局不穩定 拉美國家的軍隊,大多是在獨立戰爭中人民武裝起義的基礎上所組成;由於在爭取獨立的過程中有著卓越的表現,因此在獨立的目標達成之後,也順勢成為具高度自 信、社會地位崇高的特殊團體。然而也因為如此,拉美國家的軍人們普遍自認為有義務,也有責任, 室內設計在國家的公共政策上擁有較大的發言權,甚至擁有改組新政府的 權利。 冷戰時期,由於經濟發展失衡、文人政府貪污濫權與美蘇勢力在幕後操弄等諸多外在因素,拉美國家政權相對動盪不安,因此政變頻傳。巴拿馬也無法擺脫此一宿 命,民選總統阿瑞亞斯(Arnulfo Arias)在一九六八年遭到推翻,由軍事強人杜里荷斯(Omar Torrijos)掌權。 杜里荷斯在一九八一年因為空難喪生;由巴雷德斯(Ruben Dario Paredes)接任巴拿馬國防軍總司令。兩年後,諾瑞加(Manuel Noriega)逼退巴雷德斯,接掌巴拿馬國防軍,掌握巴拿馬的實質軍政大權。 諾瑞加具有印第安和哥倫比亞的混合血統,是一位長袖善舞的 濾桶傳奇人物。在他掌權之後,限制民主發展外,更與哥倫比亞販毒組織往來密切,讓巴拿馬成為中美洲毒 品運往美國的主要轉運站。由於毒品對於美國社會的危害日益嚴重,美國終於忍無可忍;一九八九年十二月,老布希總統下令出兵巴拿馬,以販毒的罪名將諾瑞加逮 捕。 二、巴拿馬運河歸屬問題 由於美國往來東西兩岸的船隻,必須大費周章繞過南美洲的合恩角,極為不便,因此十九世紀以來,美國就有在中美洲地峽興建運河,藉以溝通兩大洋航運的計劃。 在法國人李西浦(Ferdinand de Lesseps)開鑿巴拿馬運河失利之後,美國接手運河的後續開鑿工作,終於在一九一四年完工。 從軍事觀點來看,美國在一八九八年 襯衫的美西戰爭中擊敗了西班牙,獲得菲律賓作為賠償。從此之後,美國以菲律賓作為跳板,積極介入遠東事務。巴拿馬運河加速了美國海軍在兩大洋間調動的便利性,大幅節省海軍前往遠東與拉丁美洲的航程。 由於美國與巴拿馬對一九○三年所簽署的《地峽運河協定》有著不同的認知,造成美國與巴拿馬在運河權責歸屬上有極大的爭議。但一九六八年巴拿馬軍政府成立以後,要求美國歸還運河的立場日趨強硬。 儘管美國多數民意反對歸還巴拿馬運河,卻由於冷戰期間古巴與蘇聯覬覦巴拿馬,企圖將其赤化為共產主義在拉美的基地。為避免巴拿馬淪為第二個古巴,為當時動 盪不安的拉美情勢投下變數,卡特總統與杜里荷斯在一九七七年簽署《 找房子巴拿馬運河協議》(又稱為杜里荷斯-卡特條約),決議美國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歸 還運河,美軍並且撤出巴拿馬。 不過美國在條約中保有但書,美國有權以武力確保運河的開放權,等於是保有美國干預巴拿馬的權利。這項但書成為兩國日後就運河轉移的爭執點。為了制衡美國, 諾瑞加在一九八九年時打算引進中共與蘇聯的勢力,但是此舉卻因而挑動了華聖頓當局的敏感神經,反而加速了美國派兵推翻諾瑞加的決心。 參、當前策略 一、廢除常規軍力 由於過去軍政府掌權期間,殘酷鎮壓異己,阻礙民主政治發展,同時中美洲國家之間除了少數涉及邊界問題外,都是小幅度的對立,軍隊根本沒有抵抗外來侵略者的共識與力量。 因此巴拿馬國會 酒店兼職在一九九四年十月通過立法廢除常規軍力,成為繼哥斯大黎加之後,第二個廢除軍隊的中美洲國家。如此一來,不但可以節省支出,更可以避免軍人干政的歷史再度發生。 現階段,巴拿馬社會治安與國家安全的任務由國家警察局所負責,現有約一萬一千多名員警,另有國家海洋服務隊和空中服務隊各約四百人;由於廢除空軍,因此巴拿馬沒有作戰用飛機,僅有從事訓練與救援用途之直升機與運輸機。 二、聯合演習確保運河安全 在「九一一」事件之後,恐怖主義成為維持當前社會秩序與國家發展的一大威脅。由於巴拿馬運河是巴國的經濟命脈,運河每年為巴拿馬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,巴 拿馬的國內產值八成也與運河有關。因此一旦運河受到襲擊而關閉,不但將使全球經濟發 酒店打工展受阻,更會嚴重打擊巴拿馬的經濟發展。 為了保護運河這個經濟命脈免受恐怖組織襲擊,自二○○三年起,巴拿馬與其他國家舉辦巴拿馬運河聯合演習,期望藉由國際力量確保運河安全。最初的聯合軍演只 有智利、美國與巴拿馬等三國參與。隨著各國日益關注巴拿馬運河的戰略地位,參與聯合軍演的國家數目就此大幅增加;今年舉辦的「二○○八聯盟力量演習」有二 十多個國家參與,主要以美洲地區國家為主。 肆、戰略政策之影響及評估 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為全球主要的毒品生產國之一,毒品產值幾乎與哥國出口的石油產值相當。鄰近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由於擁有便捷的基礎交通設施與開闊的海洋,因而成為南美販毒組織將毒品走私到美國與歐洲的重要轉運站。 毒品貿易問題不僅使諾瑞加政 宜蘭民宿權垮台,更造成巴拿馬嚴重的社會與公共衛生問題。由於巴拿馬軍隊遭到解散,使得維護社會與國家安全的重擔就落在巴拿馬警察部門 的身上。亦由於巴拿馬警力的嚴重不足、緝毒裝備的嚴重缺乏,特別是雷達監測系統的不足,使得巴拿馬無法有效監控與打擊在其邊境與領海的毒品走私活動,緝毒 成效也因此不彰。 雖然巴拿馬亟欲在政治上擺脫美國的掣肘,但是巴拿馬當局在緝毒方面仍有賴美國的協助。有鑑於巴拿馬現有緝毒條件差,監測巴拿馬毒品走私任務就落在美國設在 薩爾瓦多的多邊禁毒中心身上。不過由於該中心距離巴拿馬遙遠,且同時擔任中美洲多國的監測任務,因此對於解決巴拿馬當前所面臨毒品問題的助益仍是有限。也 因此,為提高打擊毒品的成效,巴拿馬現任總統馬丁‧杜里荷斯(Ma 土地買賣rtin Torrijos)在今年八月二十日簽署行政命令,將建立情報機構和邊防警力,並且結合海上和空中警力。不過由於巴拿馬國民對於過去軍人干政依舊有疑慮, 因此這項警力整合計畫能否成真,最後仍有待巴拿馬國會的表決。 伍、結語 回顧巴拿馬的國家安全戰略發展,可以明顯看出巴拿馬亟欲擺脫「拉美的宿命」,也就是軍人干政與美國勢力介入的問題。雖然巴拿馬已經從美國手中收回巴拿馬運 河的管理與經營權,但是仍然需要美國在打擊毒品及維安工作上多所協助,所以如何在國家主權與國家安全中取得適當平衡點,將是巴拿馬戰略決策者必須深思的課 題。◎王崑義/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秘書長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借貸 .
- Apr 14 Sat 2012 01:32
巴拿馬維護運河安全之策略與影響 2008/12/14